在天文科技的发展之中,我国发展的航天天文科技的丰功伟绩!
科技,是衡量一国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天文科技,这种超远距离的实现,更是需要突破一个个艰难的技术问题。近年来,在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科研人员不断的努力下,中国一个接一个的重大天文科技成果惊艳亮相世人眼前!
这接连涌现的天文科技成果,不仅仅是“中国骄傲”,更是随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加深,让人类与太空的距离不断拉近!
一、“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记录
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暗物质卫星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是迄今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有望推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取得重大突破。
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模式基本确立
2016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共同研制的中国新一代北斗导航第五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中国科学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高集成度空间抗辐照专用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成果,与先期发射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一起,基本确立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并返回
2016年4月6日,我国首颗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并于4月18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利用太空中微重力和空间辐射等特殊环境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揭示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该卫星已成功获取大量实验数据和资料,预期产出一批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成果。
五、“高分”家族添新丁
高分专项在网络上被亲切的称为“中国人自己的全球观测系统”。
2016年3月10日,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实现了高分专项卫星数据资源、应用成果的有效集成与共享,实现了高分数据和应用产品、服务产品和相应标准的集同发布,可为国内及国际等各类用户提供在线服务。
2016下半年,高分项目再添新丁——具有1米分辨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的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据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介绍,我国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六、“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
2016年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主设计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这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20~30年期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FAST 打破了世界上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将为人类发现脉冲星、探索暗物质和黑洞、研究宇宙起源和地外文明等提供独特手段,为基础研究重大发现和突破、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一流创新平台。
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并开展科学实验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作为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牵头负责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及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应用新技术等三大领域的全部14项科学实验,包括全球第一台空间运行的冷原子钟、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伴随卫星飞行、高等植物培养等,主要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水平位于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八、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
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它乘坐长征四号乙型火箭飞向苍穹。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
“慧眼”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这意味着,中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长期没有自主观测数据的历史即将结束。
九、量子卫星“墨子号”
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宣布成果:
他们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从百公里级提高到千公里级,并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两个地面站间建立量子纠缠。
近百年前,作为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之一,爱因斯坦也“百思不得解”。由于当时缺乏检验能力,他认为,或许是量子理论“还不完备”。 中国科学家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
十、“嫦娥五号”将去月球采集样本回来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26日表示,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
“正在论证的嫦娥四号将在2018年前后实施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具有独创性。此外,根据目前正在制定的2030年深空探测发展路线图,后续我国还将实施对月球南北极着陆探测,并积极开展月球探测、科考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奠定基础。”田玉龙说。
人类历经几千年来的不断观察、思考、探讨和求索,获得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而天文科学每一次的重大突破,都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极大的震撼。而中国,也在近年来,从不断取得的科技成果中,展示出能探索、揭秘宇宙奥秘的巨大能力。这也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
-
忠犬八公的故事将拍成国产电影,演那个老男人的,这次是冯小刚 2022-09-29
-
明星看提词器没错,只怪观众太投入? 2022-09-29
-
话剧《英雄时代》线上线下同步推出 李光洁、辛柏青、倪大红、刘佩琦同台飙戏 2022-09-29
-
《暴风眼》让国安反谍题材完美“落地” 2022-09-29
-
最信誉极速赛车的微信群 2022-08-30
-
《头脑特工队》:拥抱悲伤,正是成长,温暖又引人深思的优秀电影 2022-07-06
-
82岁表演艺术家任广智辞世,代表作有电视剧《围城》《上海一家人》等 2022-07-06
-
郭美美又被抓!曾在微博自曝演出档期已排至3月底 2022-07-06
-
朱珠晒婚礼现场照 穿婚纱牵手老公幸福十足 2022-07-06
-
戏曲传承中的伪命题与真学问 2022-07-06